大眾網北京3月16日訊(特派記者 王磊)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,鄉村振興戰略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。全國人大代表、山東蘭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士嶺建議,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,要在中高端消費、現代供應鏈等領域,培育新的增長點,形成新動能,加強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,助推鄉村振興戰略。

全國人大代表、山東蘭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士嶺。
王士嶺說,農產品冷鏈物流是農產品在生產、貯藏運輸、銷售,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,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,以保證農產品質量、減少損耗的系統工程。目前,農產品預冷保鮮率,歐美國家80%-100%,我國僅30%;冷藏倉儲能力,美國7000多萬立方米,我國約2000多萬立方米。冷藏運輸能力,美國有冷藏保溫車22萬輛,日本12萬輛,我國不足10萬輛。冷藏運輸率,歐美國家80%-90%,我國約20%左右。物流損耗率,歐美國家不到5%,我國超過30%。據估算,我國每年在物流過程中損耗1200萬噸水果和1.3億噸蔬菜,總值超過600億元,農產品冷鏈物流在一定程度上,已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瓶頸。
王士嶺建議,政府參與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商業模式的選擇,中央、省屬國有大型企業主動參與農產品冷鏈物流工程的建設,制定優惠政策,對工程占地予以劃撥,或底價轉讓,強化保護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,形成合理的價格體系,建立公益性農產品冷鏈物流智慧平臺,建立強制性企業資信制度和商品追溯系統,學習國外先進經驗,完善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政策體系和技術體系。
王士嶺說,冷鏈物流涉及到冷庫、低溫配送處理、冷鏈運輸車輛及制冷設備、監控與追溯系統、肉類和水產品專業、果蔬專業、監管與查驗系統等多個工程。這些工程投資大,回收期長,為低利產業。需要國家制定政策建立專項發展基金,實行低利率或零利率政策,長期支持這一領域的發展,堅持10年—20年,推動我國冷鏈物流實現跨越式發展。